一、印尼钢铁行业发展概况
1.1 需求方面
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,印尼国内的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给钢铁市场带来了繁荣,成为钢材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。其中,钢筋、型钢因受到房地产增长拉动导致需求增加,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升了钢管需求,汽车产业推动了汽车板的需求。2014年印尼国内钢铁消费量达到了1781.6 万吨 ,自2009年起连续5 年保持增长(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跌) ,钢铁消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.5%,远高于东盟整体6.4%的增速。从成品钢材消费来看,2014年印尼成品钢材消费量为1289.8万吨,同比仅增1.6%。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大环境影响,自2012年印尼经济增速开始放缓,2014年GDP同比增长5.02%,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,拖累了国内对钢材需求。
从消费结构看,印尼钢材消费以扁平材为主,2014年扁平材消费量为705万吨,占比为54.7%,其中中厚板109.4万吨,热轧板卷217.6万吨,冷轧板卷201.2万吨,镀锌板69.4万吨;长材消费584.7万吨,占比45.3%,其中型材105.1万吨,棒材206.6万吨,线材133.5万吨,管材154.1万吨。建筑业是最大的钢材消费行业,占用钢总量的66%。
1.2 产能产品方面
根据东南亚钢协统计,截至2014年底,印尼生铁产能505万吨/年,粗钢产能990万吨/年,钢材年产能2150万吨(其中热轧板卷和中厚板521万吨,冷轧板卷169万吨,镀锌148万吨,棒材605万吨,线材255万吨,管材293万吨)。国内约有钢铁企业124 家,主要分布于爪哇岛、苏门答腊岛、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,其中大部份集中于爪哇岛,企业规模以为小企业为主,其中喀拉喀托钢铁公司(Krakatau Steel)属印尼国有企业,是印尼最大的钢企,粗钢产能约590 万吨,占据印尼粗钢产能的一半以上。
印尼目前大部分钢企的生产装备比较陈旧和落后,多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过去10 年间,印尼钢铁企业未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改造,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。虽然印尼国内自然资源丰富,钢铁原料也多有分布,但由于印尼自身的体制等方面原因,还不能完全自给。印尼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铁矿石。印尼政府努力发展本国钢铁产业,计划大幅提升粗钢产量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,然而,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,印尼很难依靠自身能力建设新钢厂。
印尼政府近年一直在努力增加国内钢铁产能,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。为此,政府近年来加强了与外国投资者和国内私营部门的合作,拟大力引进外资和私人资本发展钢铁产业。印尼政府特别欢迎国外投资者,因此在近几年国内钢铁产能增长较快。但从国内生产来看,当地粗钢产量增长较快,而钢材产量比较稳定,成品钢材基本稳定在500万吨左右,虽然本地钢铁需求增长较快,但受本地技术水平限制以及进口钢材的冲击,国内钢铁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,2014年粗钢产量435.1万吨,成品钢材669.5万吨,粗钢产能利用率为86%,但钢材产能利用率仅达到31%水平。
从产出结构来看,2014年生产型材65.4万吨,同比增长41.6%;棒材160.3万吨,同比基本持平;线材62.8万吨,同比下降6.6%;中厚板85.5万吨,同比上涨330.2%;热轧板卷52.3万吨,同比上涨64.9%;冷轧板卷74.2万吨,同比上涨21.7%;镀锌板22.3万吨,同比下降15.3%;管材110.5万吨,同比上涨64.5%
1.3 进出口方面
由于本地钢厂产量及品种与质量远不能满足印尼市场需求,因此印尼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各种钢材及半成品,并且进口幅度呈逐年递增之势。2009-2014年期间钢材进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%,2014年印尼钢铁进口总量达1287.7 万吨,同比增长0.9%,其中成品钢材进口740.1万吨,同比下降9.6%;其中降幅比较大的是型材(40.9万吨,同比下降34.3%)、中厚板(56.8万吨,同比下降28.8%)、钢管(88.5万吨,同比下降16.4%);进口钢材以板材为主,其中热轧板卷170.6万吨,冷轧板卷132万吨、镀锌板47.1万吨;长材中线材进口75.7万吨、棒材进口47.8万吨,钢管88.5万吨。由于东盟地区目前尚不具备生产钢轨能力,所需钢轨全部依赖进口。
由于东盟国家普遍存在着下游( 热轧、冷轧)工序产能大于上游( 炼钢、热轧) ,因此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钢铁半成品( 生铁、铁合金、小方坯、板坯等) ,印尼也不例外。自浦项印尼综合钢厂——喀拉喀托浦项厂2013年投产以来,印尼生铁进口大幅减少。2014年印尼共进口生铁产品8.3万吨,同比下降82%;铁合金8.6万吨,同比上涨22.9%;钢锭及连铸坯501.4万吨,同比上涨31%。由于印尼当地很多钢企电炉采用废钢冶炼的炼钢工艺,因此印尼每年还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废钢。
印尼钢铁产品进口主要来源为中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韩国、乌克兰等国家,2014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印尼最大的钢铁进口来源国,但自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棒线材,而自日本进口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冷轧板和镀锌板。
二、印尼钢铁行业发展潜力
2.1 钢铁消费增长潜力
近年,印尼经济增速出现放缓,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疲弱,导致印尼出口受挫,使得印尼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,但印尼经济增长率仍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。2014年12月,印尼政府公布了《2015年-2019年中期改革日程和经济发展规划》,确定2015-2019年间经济增速在6.7%-8.3%之间,虽然在2015年6月进行了下调到5.8%-6.2%之间,仍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。
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,印尼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,复兴制造业,并制定新政大力吸引海外投资,这都将刺激未来几年钢铁需求的持续增长。根据印尼工业部预测,2015年该国钢铁需求将增至1890万吨,并将随着印尼经济增长而继续提高,预计2019年印尼钢材需求将达2475万吨,年均增长达6.8%。未来5年,基建、汽车、造船和机械工业将成为拉动该国钢材需求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。 |